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0-9-14
9月即將迎來港股新股的發行高峰。專營治療血管疾病及失調的微創介入產品的微創醫療(00853,HK)也在這一行列中。和其他新股一樣,微創醫療有著不錯的經營業績。不過,和其他上市公司又稍顯不同,微創醫療這次將自己此前多件在坊間看來較為嚴重涉嫌違規的事件都公布于眾。
曾遭匿名投訴“三宗罪”
據了解,微創醫療此次共發售2.52億股,募資最多將達15.42億港元。其中,中國香港公開發售占10%,國際配售占90%。公司的保薦人瑞信及派杰亞洲曾預測,微創醫療2011年度市盈率為16.9倍~21.7倍,2009年的市盈率為25倍~33倍。募集資款項中,50%將用于擴大產品種類及提高研發能力;25%用于擴充生產設施;20%用于完善銷售網絡;剩下5%將用于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提供資金。
公告顯示,微創醫療的血管器械業務于今年首季毛利率高達87%。不過,完美的業績并不能掩蓋公司此前的一些不規范行為。
微創醫療的招股說明書中指出,公司于2007年5月至7月收到3封匿名投訴信,分別指至微創醫療的內部管理上的問題。
第一封投訴信指微創醫療部分財務報表是基于偽造合約編制,為的是支付回扣,而與第三方有關的付款被轉到公司管理層的賬戶。
第二封投訴信指出,微創醫療為赴美上市,對2004年、2005年、2006年的會計報表進行了做假、修改。
第三封投訴信直指微創醫療董事長常兆華,指稱常兆華促使公司向一名指定供應商采購劣質原材料,而采購價的一部分由常兆華持有。該投訴信指稱微創醫療為常兆華私人轎車支付進口稅。
對于以上匿名投訴內容,微創醫療表示都已一一核查,但是證據不足,至于最后的支付進口稅確有其事,但那是作為給常兆華的公司福利。
曾向官員行賄
另外,招股說明書還指出公司涉嫌對于前藥監局醫療器械司司長郝和平行賄。公告顯示,當時公司的主要產品Firebird由藥監局審批,郝和平的簽字是必要的一步。2003年,郝和平與微創醫療高層接洽,要求其代付若干個人開支,常兆華從個人開支中支付了22萬元,另外要求一位高管支付4萬元與郝和平,這筆開銷由公司報銷。
2005年7月,郝和平因收受賄賂被拘,2006年郝和平被判15年有期徒刑,而公司也因支付50萬元的贊助費和非法回扣,被工商部門處以30萬元的罰款。不僅如此,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顯示,常兆華及其員工不排除會有遭到政府機構進一步調查的可能。
另外,微創醫療還面臨侵犯第三方知識產權遭索賠的風險,原因是集團多名雇員先前曾為一名或多名競爭對手工作,故無法確保該等雇員在為微創工作時未曾使用,或于未來不會使用前
雇主的專用技術或商業機密,這可能導致競爭對手對微創提出訴訟。
律師:自揭家丑利大于弊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負面信息,在坊間看來或多或少會對公司造成影響。
就招股說明書的相關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微創醫療,公司表示目前全部的對外事務都已交由公關公司打理。
負責微創醫療相關公關工作人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招股說明書中公布的一些事件,其實是為保障公司的中小股東和投資者的權利,因為問題都是要予以披露的。”
但是,相比其他上市公司,微創醫療招股說明書中的風險提示可能顯得讓投資者無法接受。
對于這樣的情況,該公關人員指出:“投資者是要看公司的未來和成長性的。況且,這些也是以前發生的事情了。”
對此,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認為,企業上市之前的行為,應該受到行政處罰,但從上市公司的角度而言,微創醫療的做法其實利大于弊。公開問題,其實有利于上市公司問題的減少。將公司可能涉嫌的違法行為公之于眾,讓投資者對于其中的法律風險能自行辨識。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