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健康寶箱 | 2016-2-24
春節期間我們免不了走親訪友,而過程中我們可能要進行長途的“跋涉”、然后就是每日大魚大肉,這對于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大考驗,那么春節期間該如何養生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春節期間的養生技巧。
春節長假在即,很多人的飲食、作息自覺或不自覺地切換成“過節模式”。親友歡聚多了,吃喝玩樂停不了。專家提醒,過節聚得開心、玩得過癮也莫丟了健康。春節期間,作息時間打亂甚至日夜顛倒的人不少,特別是有些人打起游戲、麻將或紙牌,不免會連續“熬夜作戰”。
春節健康飲食知識 春節如何健康飲食?
“雖說今年春節是在立春過后,民間有句俗話:‘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建議,人的作息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來調整。立春后天亮得比前段時間早,特別是太陽出來之后,自然界陽氣升發,戶內比戶外陰冷。早起迎著晨光到戶外適當活動,有助于體內陽氣的升發,精神振作。
但這個時節,適當“晚睡覺”并不等于說可以熬夜。晚睡只是相對于寒冷的冬天而言,盡量不要超過凌晨零時,特別是老人和孩子,最好23時前就上床睡覺。保證良好、充足的睡眠,對提高身體抵抗力和防病至關重要。
對于普通人來說,過節迎來送往,親友相聚玩樂,一時興起偶爾熬一兩次夜問題不大,但莫作為常態。如果不得已熬夜,白天要適當補覺,時間最好在午后。中醫有“久臥傷氣、傷脾”之說,午睡一般1個小時就夠了。
過節期間,有些人吃喝玩樂都“宅”在家里,玩電腦、煲連續劇或是“搓麻”、打牌,一坐就是老半天。也有些人假期安排得滿滿的,每天一大早就約三五親友出門鍛煉。陳瑞芳提醒說,最好動靜結合,把握好度,太過與不及都易得病。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久坐室內太過陰冷,不利于血液循環。親友相聚,也可一起逛公園或是爬爬山、到郊外踏青。但出門運動莫過早,若遇到有霧霾的早上,更不宜早出鍛煉。可改在下午或傍晚時,到小區或公園空氣較好的地方走走。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