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5-11-9
除了避免重復用藥重復檢查的發生,通過分析這些數據,還可以為醫療改革相關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數據基礎。例如,醫藥分開以后,利用一些診療數據的細化的收費項目等數據,提供了更多更精細化的基礎測算的模擬數字,來測算醫療服務費用上漲多少,提升哪些醫療服務費用可以彌補或者替代醫院在藥品方面損失的利潤,為決策支持管理做服務。
沒錯,這就是我們說的數字化醫療,把計算機的技術和信息技術應用于整個醫療過程。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認為,未來數字醫療帶來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醫療服務的個性化。
數字化醫療實踐中要關注中國特色
其實,數字化醫療在中國真正起步尚不足五年。短短的五年時間,不僅誕生了由政府主導的衛生信息體統,各種數字醫療、互聯網醫療、移動醫療公司如雨后春筍紛紛冒出頭。9月16日,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布研究報告《中國數字化醫療市場變革》。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數字化醫療市場獲得的風險投資約45億元人民幣,投資領域包括醫藥電商、醫患在線交流服務、疾病管理應用軟件等等。
報告作者、波士頓咨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夏小燕表示 :“我們預計,到2020年,這一市場規模(按照應用數字化醫療的支出計算)將達到近7000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約200億元人民幣的水平有極大提升。”數字化醫療在醫療服務價值鏈的各個領域和環節發展迅速,有望改變既有的營運模式和利益分配規則,但是在許多數字化醫療的實踐過程中,也出行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現狀。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在中國的數字醫療發展最缺乏的是有效的頂層設計、政策以及相關法律 。他同時指出,在進行數字化醫療實踐中,要關注中國特色。一是中國是全世界不多的公立醫院占主體的國家,最應該做互聯網醫療,數字醫療的是公立醫院,公立醫院是互聯網醫療不可繞過的主力軍;二是希望市場推動互聯網醫療,但因為牽扯到醫療和健康這兩個與人生命息息相關的東西,因此有兩個很重要,一個是政府的頂層設計,第二個是有關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更多新聞來自詩燁醫療家具網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