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2-6-21
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廣東省深圳市另辟蹊徑,除了同樣提高診療費以彌補藥品零加成帶來的醫院減收,更把矛頭指向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提出公立醫院集團式采購、藥品“廠院直銷”等創新做法。
今年醫改的重頭戲“醫藥分開”改革正在各地紛紛推開。
全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廣東省深圳市另辟蹊徑,除了同樣提高診療費以彌補藥品零加成帶來的醫院減收,更把矛頭指向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提出公立醫院集團式采購、藥品“廠院直銷”等創新做法。
按照新醫改的進程,深圳市宣布年底以前全面取消藥品加成;5月出臺的《深圳市公立醫院醫藥分開改革實施方案》,更明確規定將正式啟動醫藥分開改革,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建立允許患者使用外購藥品制度、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
二次議價與廠院直銷
深圳市衛人委主任江捍平表示,深圳推出的改革方案是一套“組合拳”綜合改革方案,除了取消藥品加成費用外,還提出探索藥品采購制度改革。
改革措施之一是實行集團式采購。即由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部門制訂全市公立醫院采購藥品目錄,以廣東省藥品統一采購中標目錄和中標價格為基礎,對進入深圳公立醫院的藥品實施二次遴選;與中標藥品供應商進行價格談判,代表全市所有公立醫院實施集團式采購,并實行統一配送,從而降低藥品入庫價格。
這種做法其實就是典型的“二次議價”,是飽受爭議的藥品集中采購招標“(上海)閔行模式”中的核心內容。
一位接近決策層的醫改專家認為,不同醫院的藥品采購量不同,以此與供應商議價,得到不同的采購折扣符合市場規則。
記者獲悉,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有關負責人也認為,醫療機構是真正的采購主體,由其進行所謂二次招標并議價是符合采購法的。事實上,上海一些區衛生局也打算在全市集中招標的基礎上,組織基層醫療機構“團購”藥品,與供應商講價。
思鄉辦公家具:健康生活,精彩辦公!http://www.sixiangchina.com
深圳此次改革的另一個主要做法是實施“廠院直銷”。由市公立醫院管理部門選取試點單位,探索建立醫院與藥品生產企業之間的直銷渠道,以此減少流通環節,降低采購價格;或者以不高于廣東省同品規藥品集中藥柜采購中標價格為前提,參照周邊地區中標品種和中標價格進行采購。
深圳“新醫改”啟動:挑戰藥品招標采購
利益格局難破
“藥品的流通環節我們雖然不能完全控制,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壓縮流通環節,讓藥品經銷商沒有促銷讓利的價格空間。”江捍平這樣解釋深圳此次改革的思路。
然而恰恰是這樣的路徑設計,引發對改革效果的疑惑。
不難理解,集中招標采購無法實現“一品一規”,中標中藥柜品最終能否被采用,仍取決于醫生的處方,壓縮流通環節并不能阻止醫生以用藥決定權來尋租。
事實上,很多藥品在低價中標后就消失了,這也從反面證明了擠壓價格空間的做法并不能收到預期效果。
國內一家大型藥品流通企業的高級政策研究員認為,深圳改革的實質是醫院自主聯合采購,但它的前提是要讓醫院有降價的動力。如果允許醫院獲取購銷差價收入,以省中標價作為最高零售價,醫院就有動力壓低采購價,并壓縮醫生回扣的空間,醫院和醫生會形成相互制約。
但即便如此,改革還面臨藥商這一關。據介紹,當年鹽田區的改革中,某醫藥集團擬競標的單硝酸異山梨酯片最初報價12.26元,當發現該藥在其他地區的中標價均不低于25元時,該廠商立即決定取消競標,還停止了已中標的頭孢他啶供貨。
廠商的理由是“生產困難、不能保證供應”,而真正的原因則是藥品報價均低于其他地區的中標價,這不僅涉及到降價廠商的自身利益,而且也危及到廠商之間已然形成的“均利”格局。
據報道,在當初兩輪競爭性談判中,鹽田區醫療機構提供的藥品目錄共計1092個品規,而中標的直購藥品品規數僅占7.6%;而整個鹽田區藥品消耗量僅占深圳全市總量的1.8%。
本文摘自39健康網,由詩燁整理發布,詩燁醫用家具:助醫為民,公益社會!http://www.shshiye.com 。(如需辦公家具請訪問思鄉辦公家具)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