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健康寶箱 | 2012-3-5
通常,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較為重視飯后保健。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某些保健措施一旦從飯后移到飯前,效果就會更好。比如以下幾列:
1.飯前睡覺
以往人們都是習慣于午飯后休息,因為多數人午飯后覺得頭痛腦脹,四肢無力,周身酸懶等。研究表明,飯前休息半小時,比飯后睡2小時更能有效地消除疲勞,并可大大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2.飯前喝湯
俗話說:飯前先喝湯,不用醫生開處方。這話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如果吃飯前先喝點湯,就會減輕空胃時突然受到的嚴重刺激,對胃有保護作用,也更有利于對食物營養的吸收利用。
3.飯前吃水果
因為食物進入胃需經1~2小時消化后才能慢慢被排出,而水果屬單糖類食物,極易被吸收,并不需在胃內停留,如果飯后吃水果,在胃中停留的時間過長,易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癥,日久就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故此,飯前1小時吃水果最為適宜。
4.飯前刷牙
齲齒的形成主要是牙垢與食物中的糖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酸性物質腐蝕牙齒的藥柜結果。只有在飯前將牙垢除去,才能明顯減少酸性物質的形成,從而保持牙齒的清潔與健美。當然飯后刷牙有助于食物殘渣的去除,也是必要的。
5.飯前快步走
過去有句俗話: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據科學分析,飯后馬上行走,并不完全正確。最新研究顯示,如果一改過去習慣,在飽餐之前進行短時間的快步走,能夠迅速消除人體內的有害血脂,對預防心臟病大有裨益。
本文摘自39健康網,上海醫用家具網整理發布,歡迎閱讀轉載:http://www.shshiye.com/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